鸭脖app
  • 首页
  • 鸭脖app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嘉庆将13岁少女献给88岁乾隆,乾隆笑而纳之,半年后少女就守寡了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76

    1803年的一天,北京皇宫里张灯结彩,喜气洋洋。原来这天是新登基的嘉庆皇帝头一回挑选秀女,他终于要给自己选妃子了。

    嘉庆帝刚开选秀就注意到一个姑娘,倒不是她长得特别出众,而是这姑娘让他想起了一位旧相识。

    嘉庆皇帝把她留了下来,当晚就领着她去见了乾隆。在乾隆的寝宫里,这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被献给了太上皇。

    嘉庆皇帝为啥要这么做?八十多岁的乾隆为啥还要娶这个姑娘?嘉庆在这个年轻女孩身上发现了像谁的特征?

    大家都觉得乾隆皇帝是个花心大萝卜,可实际上他对待感情特别专一,完全出乎意料。

    当皇帝就得按照祖宗定下的规矩来,后宫必须要有众多嫔妃。这是为了确保皇家香火能延续下去,所以皇帝必须多纳妃子、多生子嗣。

    可乾隆皇帝心里头,始终有个谁都比不上的特别之人。

    这位女子就是乾隆皇帝的原配妻子——孝贤纯皇后。早在雍正五年,当时乾隆还没当上皇帝,只是皇子弘历。雍正帝觉得这个儿子特别聪明能干,特意为他挑选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嫡福晋。

    这位正室夫人出身富察家族,是当朝重臣李荣保的掌上明珠。

    乾隆皇帝不但不嫌弃富察氏是他父亲挑选的媳妇,反而特别喜欢她。小两口感情特别好,日子过得甜甜蜜蜜。

    不过雍正给弘历选富察氏当正妻,可不单单是看上她长得漂亮,这里头其实考虑了很多因素。

    雍正刚当上皇帝那年八月,就已经决定让弘历接班了。换句话说,弘历的名字早就被悄悄写在了乾清宫"正大光明"牌匾后面藏着。

    雍正当年亲身经历过"九子夺嫡"的残酷斗争,他一定会为儿子弘历顺利继位铺平道路,绝不允许皇位传承出任何差错。

    所以雍正给弘历挑媳妇儿的时候,就是照着未来国母的标准选的富察氏。那时候雍正跟前最得力的两个大臣,一个是张廷玉,另一个叫马齐。

    张廷玉作为汉族大臣,即便有女儿也没资格成为皇后,因此雍正皇帝只能转而考虑马齐家族。最终被选中的孝贤纯皇后,实际上是马齐的侄女。

    富察氏能成为弘历的正室妻子,背后其实有政治考量,主要是为了让富察家族的官员们支持弘历。

    乾隆刚当上皇帝时,富察家族的官员们给了他很大支持,这正是雍正皇帝安排好的。不过那时候的弘历还不清楚自己已经被选为接班人,压根没往这方面琢磨。

    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这天,乾隆皇帝举行婚礼,雍正皇帝特意在宫里摆了盛大的喜宴。

    乾隆皇帝刚继位时,因为要给父亲雍正守孝,所以一直等到乾隆二年才办大事。等守孝满二十七个月后,乾隆才正式着手册封富察氏为皇后的事,之前只是简单发了个诏书意思一下。

    乾隆皇帝召见了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,任命他作为正使,同时指派户部尚书海望担任副使,一起向孝贤纯皇后颁发了代表皇后身份的金册和金印。

    想当皇后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。富察氏成为皇后后,乾隆皇帝是怎么评价她的?

    乾隆皇帝年纪大了以后,常常想起年轻时和孝贤纯皇后相处的日子。他评价皇后管理后宫的表现时,用了"统御后宫"这个说法来概括。

    当皇后虽然要管理后宫,可真正能把后宫管好的皇后可不多,历史上也没几个能做到。

    乾隆皇帝曾回忆说,他每天要处理大量政务,忙得不可开交,根本没精力管后宫那些杂七杂八的事。

    乾隆皇帝的后宫能这么太平,全靠孝贤纯皇后管得好。有她镇着场子,其他妃嫔谁都不敢惹是生非。

    乾隆皇帝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,对母亲孝圣宪太后特别孝顺。不过他每天要处理国家大事,实在没法时时刻刻陪伴在太后身旁。

    孝贤纯皇后得知此事后,二话不说就揽下了照料太后的活儿,几乎天天都去陪老人家,这让乾隆心里特别温暖。

    太后经常在乾隆面前夸赞皇后,乾隆听了心里美滋滋的,对皇后也就越发信赖了。

    孝贤纯皇后打理后宫事务时既果断又细致,处理事情很有分寸。连乾隆都觉得棘手的问题,到她手里总能轻松化解,这让乾隆对她非常赞赏。

    乾隆皇帝的后宫里,上至地位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,下到最普通的宫女,所有人都打心眼里敬重皇后,没有一个人对她有半点不服。

    这位能干大事的孝贤纯皇后,平时生活里也特别自律。虽然贵为皇后,戴些华丽首饰本无可厚非,但她对这些身外之物完全不上心。

    孝贤皇后长得天生丽质,完全不需要打扮就很好看。乾隆皇帝夸她:"模样俊俏但为人谦和朴素。"

    在历代皇后居住的宫殿中,通常都会摆放各种贵重珍品来显示身份尊贵,但孝贤纯皇后却是个例外。

    她在自己住的宫殿里种满了各种花草,把住处布置得跟小花园似的,连乾隆皇帝看了都觉得特别惊讶。

    作为乾隆皇帝的妻子,孝贤纯皇后非常懂得如何做好贤内助。有次乾隆在整理康熙皇帝留下的古籍时,偶然看到关于满族传统习俗的记载。

    在清朝建立之前,满族人很难弄到制作高档服饰的金线材料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他们的祖先想出了个聪明办法——用鹿尾巴上的细毛来代替金线缝制衣服。

    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皇后去北方草原打猎,在皇家鹿场看到饲养的鹿群时,随口跟皇后说起可以用鹿尾巴毛代替金线的事。没过多久,孝贤纯皇后就亲手用鹿尾毛缝制了一个装火石的小袋子送给乾隆。

    乾隆被这个火镰包深深打动,把它当作心爱之物珍藏。即便上了年纪,他也常常拿出来欣赏抚摸,最后还让这个宝贝陪着自己长眠地下。

    清朝从打进山海关算起,传到乾隆手上已经是第四位皇帝了。可让他觉得丢脸的是,这四位皇帝没一个是正宫皇后生的,全都是嫔妃生的庶子。这在讲究嫡庶尊卑的皇家,实在是很不光彩的事。

    他暗自下定决心,一定要破除这个宿命,无论如何都要让亲儿子坐上皇位。

    孝贤纯皇后各方面都很出色,唯一的遗憾是没能给乾隆生个皇子。她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公主,可惜才两岁就早夭了。

    之后她又为乾隆生下了嫡子永琏,排行皇二子。因为乾隆曾发过誓要立嫡子为储君,所以没过多久就秘密立永琏为太子,把传位诏书藏在了乾清宫"正大光明"匾额后面。

    可老天爷总爱开玩笑,人的命运说变就变。永琏才九岁那年,不小心得了场感冒,谁想到竟一病不起。乾隆皇帝伤心欲绝,最后破例用皇太子的规格给这孩子办了丧事。

    这么做违背了祖宗定下的规矩,不少官员都公开反对乾隆,劝他别这样做。

    乾隆当场就把藏在"正大光明"牌匾后面的传位诏书取了出来,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宣读了一遍。

    乾隆对大臣们说:"永琏这名字是父皇亲自取的,我也早把他立为太子。现在孩子走了,我这个当爹的,难道连个像样的丧事都不能给他办吗?"

    这下满朝文武都不敢劝阻乾隆了。大伙儿心里都清楚,皇上刚死了儿子正伤心着,谁也不敢在这节骨眼上去触霉头。

    乾隆皇帝已经够痛苦了,孝贤纯皇后比他还要煎熬。身为皇后却没能生下皇子,这可是最严重的失职。就算她把其他事情都做得再好,也难逃众人的指责。

    乾隆皇帝和孝贤纯皇后一直期盼能再添子嗣,终于在皇后三十五岁那年,他们迎来了皇七子永琮。可惜好景不长,永琮刚满两岁就不幸染上水痘,最终没能熬过这场病痛。

    孝贤纯皇后因为这事身心受创,生了一场重病。不过乾隆皇帝并没有怪罪她没能生下皇子,反而对她关怀备至,细心照料。

    虽然乾隆皇帝对孝贤纯皇后一直很包容,但她始终无法解开自己的心结,结果在37岁那年就因长期忧郁离开了人世。

    这件事让乾隆深受打击,整整五天都没去上朝,就一个人在书房里发呆。打那以后,孝贤纯皇后就成了乾隆心里永远抹不去的伤痛。

    乾隆晚年把皇位传给嘉庆后,过起了悠闲的退休生活。他整天写写诗、练练书法,日子过得轻松自在。

    虽然日子过得舒心自在,可乾隆心里始终惦记着孝贤纯皇后,这位已经离世五十年的结发妻子。

    乾隆皇帝87岁高龄时,仍不忘为已故的孝贤纯皇后作诗纪念,诗中写道:"年过八十七岁,与你成亲已整整七十载"。

    乾隆老爷子虽然都87岁了,可还清楚地记得70年前和孝贤纯皇后结婚时的情景。

    这时候在位的嘉庆皇帝其实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,他出生于1760年,压根就没见过自己的嫡母孝贤皇后。

    乾隆皇帝珍藏着一幅孝贤纯皇后的画像,时常取出来端详。永琰就是通过这幅画像,才得以认识自己从未见过面的"母亲"。

    嘉庆皇帝挑选秀女那天,永琰突然注意到有个女孩特别像乾隆画像里的人。他赶紧问身边的大臣:"这姑娘是谁家的?"大臣告诉他:"回禀殿下,这是富察家的小姐。"

    嘉庆当场愣住了,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?他连忙留下这个姑娘,派人把她送到乾隆面前。

    乾隆见到这个姑娘时明显愣了一下,不过毕竟已经八十多岁了,他马上反应过来:眼前这人并不是真的孝贤纯皇后。

    但乾隆依然很高兴,把这个姑娘封为晋贵人,让她陪伴自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六个月。晋贵人十三岁入宫,在皇宫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后才离世。

    她离开人世十八年后,鸦片战争就打响了。



    Powered by 鸭脖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